top of page

      生於台灣的作曲家蕭泰然,一生致力於將台灣本土音樂融入西方音樂的創作,被譽為「台灣的拉赫曼尼諾夫」。1977年因經商失敗,全家被迫遠赴美國投靠妹妹。旅美期間,因思鄉心切,一心掛念著故鄉台灣,開始整理台灣歌謠,為其重新改編為器樂演奏曲,同時也以台灣為主題,創作多首台語歌謠與懷鄉藝術歌曲。1986蕭泰然進入加州州立大學洛杉磯分校音樂研究所作曲碩士班進修,並於隔年取得碩士學位,這其間奠定了他個人日後的作曲方向:「以台灣民謠的精神為主體,佐以西方古典音樂的創作技巧,來培育現代的台灣新音樂。」

      此「幻想圓舞曲」作於1975年,是蕭泰然為獻給蕭茲博士所作,一來感激他對台灣音樂教育所作的貢獻,二來感念蕭茲博士對蕭泰然的在鋼琴音樂方面的啟發。全曲基本結構為奏鳴曲式,但跳脫傳統奏鳴曲嚴肅的曲風。節奏上雖為3/4拍圓舞曲風,但有別於蕭邦或史特勞斯(J.Strauss)的圓舞曲,將舞曲的性質減少,以浪漫的色調強化民族音樂的特性,符合幻想圓舞曲的題名。

 

 

 

 

蕭泰然: 幻想圓舞曲 作品三十八

bottom of page